| 制袋相关 | 袋型不规整(长短不一、宽窄不均) | 1. 送膜电机速度不稳定;2. 光电眼追踪偏差(膜色标模糊或位置偏移);3. 制袋器调节不当;4. 卷膜张力不均 | 1. 重启设备校准电机参数;2. 清洁光电眼镜头,调整追踪灵敏度,重新定位色标;3. 微调制袋器左右 / 上下位置,确保膜片居中;4. 调整卷膜张力杆松紧度 | 1. 定期检查送膜电机皮带磨损情况;2. 选用色标清晰、边缘整齐的卷膜;3. 更换物料 / 膜卷后重新校准制袋参数 |
| 袋子封口处起皱、折边 | 1. 封刀温度不均或压力不平衡;2. 膜片受热变形;3. 送膜速度与封刀速度不匹配 | 1. 调整封刀左右 / 上下温度(温差≤5℃),校准封刀压力;2. 降低封刀温度或加快送膜速度;3. 同步调节送膜与封刀电机转速 | 1. 定期清洁封刀表面污渍,检查加热管是否损坏;2. 存储卷膜时避免高温潮湿环境 |
| 制袋时膜片撕裂、卡顿 | 1. 卷膜有划痕、厚薄不均;2. 制袋器边缘锋利(未打磨);3. 送膜滚轮压力过大 | 1. 更换合格卷膜,剔除破损部分;2. 用砂纸打磨制袋器锋利边缘;3. 调松送膜滚轮压力,避免过度挤压 | 1. 采购时检查卷膜质量,避免使用回收劣质膜;2. 定期润滑送膜滚轮轴承 |
| 计量相关 | 计量误差大(超重 / 欠重) | 1. 给料装置堵塞(颗粒卡料 / 粉末搭桥);2. 传感器灵敏度下降或校准失效;3. 物料流动性变化(受潮 / 结块) | 1. 清理给料通道堵塞物,粉末物料加装搅拌装置;2. 重新校准传感器,检查接线是否松动;3. 干燥物料后再包装,调整给料速度(分快慢档) | 1. 每班开机前校准计量系统;2. 存储物料时做好防潮处理;3. 定期清洁传感器探头 |
| 物料填充不顺畅(断料 / 填充量忽多忽少) | 1. 料斗物料不足;2. 给料电机转速不稳定;3. 下料口尺寸与物料粒径不匹配 | 1. 及时补充物料,避免料斗空转;2. 检查电机电源电压,校准转速参数;3. 更换适配的下料口配件(颗粒用大口径,粉末用小口径) | 1. 加装料位传感器,低料时自动报警;2. 定期检查给料电机运行状态 |
| 封边相关 | 封口不牢固(易开裂、漏料) | 1. 封刀温度过低;2. 封刀压力不足;3. 膜片材质与封刀温度不匹配(如复合膜需高温) | 1. 逐步提高封刀温度(每次 + 5℃,直至密封良好);2. 调大封刀压力,确保贴合紧密;3. 根据膜片材质调整温度(PE 膜 120-150℃,铝箔复合膜 160-190℃) | 1. 更换膜片时提前确认适配温度;2. 定期检查封刀压力弹簧弹性 |
| 封口处有焦糊、异味 | 1. 封刀温度过高;2. 封刀表面有物料残留碳化;3. 送膜速度过慢,局部受热过度 | 1. 降低封刀温度,观察封口状态;2. 用高温布擦拭封刀残留,严重时用砂纸打磨;3. 适当提高送膜速度,减少受热时间 | 1. 避免长时间空机加热封刀;2. 每班结束后清洁封刀表面 |
| 送膜相关 | 卷膜跑偏(膜片偏离制袋轨道) | 1. 卷膜安装不正(左右偏移);2. 送膜滚轮压力不均;3. 膜卷本身不平整(边缘波浪形) | 1. 重新安装卷膜,调整左右位置使其居中;2. 调平送膜滚轮压力,确保两侧受力一致;3. 更换平整的卷膜,或用重物压平膜卷边缘 | 1. 安装卷膜时用水平仪校准;2. 定期检查送膜轨道是否变形 |
| 送膜速度忽快忽慢,影响包装节奏 | 1. 变频器参数设置错误;2. 送膜电机皮带打滑;3. 光电眼追踪频繁中断 | 1. 重新设置变频器参数,匹配生产速度;2. 更换皮带或调紧皮带张力;3. 清洁光电眼,调整追踪模式(色标 / 间距追踪) | 1. 定期检查变频器运行状态;2. 每月润滑电机轴承,检查皮带磨损 |
| 其他故障 | 设备运行异响、震动大 | 1. 传动部件松动(螺丝、齿轮);2. 轴承缺油干涩;3. 机身放置不水平 | 1. 逐一紧固设备各部位螺丝,检查齿轮啮合情况;2. 给轴承加注润滑油(建议每月 1 次);3. 调整地脚螺栓,确保机身水平 | 1. 每周巡检传动部件;2. 存放设备时避免倾斜,运输时固定好部件 |
| 触摸屏无响应、报错代码 | 1. 电源接触不良;2. 程序紊乱或传感器信号异常;3. 触摸屏硬件故障 | 1. 检查电源插头、线路,重启设备;2. 恢复设备出厂设置后重新调试参数;3. 记录报错代码,联系包装机厂家维修。 | 1. 避免频繁断电重启设备;2. 定期备份设备参数;3. 保持触摸屏清洁,避免油污接触 |